形意拳之“龙蹲虎坐”(2 / 2)

记得有一次,我把某大师的视频给他看,他淡淡地说:“现在真东西没人信,也许过几年,他那样打就是对的。”

这位大师打拳的特点比较有趣,起势的时候装模作样,动作的时候拖泥带水,落势的时候四肢颤抖,看起来非常刚猛。但是,这与实战是毫无益处的。

这位长辈教人打拳的方式与现在市面上心意拳的表演差别很大。

他要求先练松,再练柔,次练刚,最后复归于柔。

这个松不是泄劲,而是要求我们把全身的重量放到脚底去,每个动作,无论动静,都应该有“站桩”的感觉。

“松”是练习我们的“间架结构”,也可以说是“练骨”。

刚开始练习“松”的时候,膝盖上方的肌肉会感到酸痛,甚至走路都感到困难。

但是同时也有一种膝盖坚强有力的感觉,好像找到了脚下的根。

继续练下去,这个酸痛会沿着大腿向上延伸,会感到大腿根部的肌肉又酸又痛,甚至抬腿、走路都感到酸痛。

随着练习的加深,腰胯也会感到酸痛,会有一种拉了几天肚子的感觉,整个腰胯又酸又软,人感到有点虚弱。

但是坚持下去就会得到练松阶段最大的“奖赏”。

你会感到命门、特别是两个腰眼发热、发烫。

你会觉得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,就好像换了一台新的发动机一样。当然,你的某些方面的功能也会大大地增强。

当遇到瓶颈、没法突破的时候,你要开始练“柔”了。

“柔”是什么?其实很简单,“柔”就是“松加膨”。

练不对的柔会变成“软”,要想练出柔就要有膨的意思。松能把自己练顺了,膨能把自己练圆了。

我们心意拳的踩鸡步要求“外圆内方”,外圆就是要有膨劲、内方就是要有骨力。

当你练到膨的时候会感到肩膀沉重、然后肩膀、脖子就开始酸痛。

你松下来的时候感觉肩膀就跟断了一样、这是心意门“龙吊膀”的功体。

练膨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要练“八虚”,就是要把腋窝、肘窝、胯窝、膕窝都要放空、微微张开。

以前太极拳的师父会说:“感觉腋下有个鸡蛋、不能掉下来、不能夹破了”。

练膨的第二个阶段是内脏的膨。能感觉到横膈膜、盆底肌的变化、也能感觉到肋的开合、在这个阶段、重点在你的“肋”上。

练膨的第三个阶段是气的开合。随着你对身体的掌控加强、内脏的强壮、你终于可以体悟气的变化了。

很多人练功、特别喜欢问呼吸、你没到那个阶段还是自然呼吸吧。

经过了“松”和“柔”的阶段之后就可以开始练习“刚”了。

“刚”是什么?就是“柔加意”。如果说“松和柔”是修身的阶段的话那“刚”就是对敌的阶段了。

“动手之心杀人之意”就是练刚阶段的口诀。

四肢颤抖不是真功夫的表现。

虽然每个正常人松下来加点速度都可以抖得很好、印度的肚皮舞女郎每个都抖得不错难道他们是传武高手吗?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