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天上。
“啧,超级闪电隼还是有点重。”娜塔莉亚感受着操纵杆传来的力反馈,在心里不爽地抱怨了一句。
伊凡猜的没错,就算开了这么久女王隼,但是飞行习惯是很难改的。身为重型机,超级闪电隼在飞行感觉的直观反映,就是“重”。
伊凡是何等人物,在模拟战开始之前就看出了娜塔莉亚那一丝丝的不适应,于是开口问:“既然喜欢开轻型机,为什么不直接去开流星呢?”
“轻型机和重型机打只能速战速决,我可不认为能在一两次格斗里就把你干掉。”娜塔莉亚的回答很果断。
“很理智的判断,但是,选择不适应的战斗机的话,你可能连前三次交汇都撑不过去哦。”
“那就到时候再说!”娜塔莉亚不是一个会在嘴上认输的人,AwAcS的指令也到了,她一推油门杆,向着指令的航向冲了出去。
随着两人抵达规定位置,模拟战随即开始。
这里就看出娜塔莉亚和廖勇在作战上的区别了,就算开的是重型机,就算嘴上说着不可能,娜塔莉亚也非常追求速战速决。她直接开启加力,tRR-100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,冲着伊凡就冲了过去。
“上来就开加力?急躁可不是什么好习惯!”伊凡在天上也是个嘴上不饶人的主,只要能干扰对手的心态,没什么是他不愿意做的。
娜塔莉亚没回话,因为她把公共频道关了。
发现自己的攻击被娜塔莉亚用最简单的方式规避,伊凡冷哼一声,同样开启了加力。
现在他实际上陷入了一些小小的不利中,娜塔莉亚开加力开的比他早,这意味着交汇点的位置要比预想的靠前很多。
交汇位置靠前意味着娜塔莉亚压缩了伊凡的空间,如果双方一会会进入单环的话,那是对娜塔莉亚有些不利,但是双方都是重型机,不论怎么想也不可能随便进单环。
而进入双环的话,给伊凡的机动空间就不多了,因此,他必须尽可能地把交汇位置压回去一些。
靠着加力,伊凡勉强将交汇点推回去了一些,但是时间也不多了,交战距离已经近在眼前。
随着两机进入交战距离,在互甩一轮激光机炮之后,两人同时发射了导弹,然后同时开始规避。
只不过,娜塔莉亚没有选择三九下高这种经典战术,而是二话不说开始做F-pole机动,硬生生拉了几个高过载的转向,强行将导弹甩开,之后一头扎进了高空。
“好敏锐的直觉。”伊凡规避完导弹之后,看到娜塔莉亚拒绝再次对头,感叹了一声。
伊凡和奥利弗不同,奥利弗是很喜欢和对手对头的,这种方式风险和收益都很高,奥利弗很享受这种生死一线的刺激感。而伊凡则更喜欢动脑子,只在必要的时候展现自己的战术。
而像伊凡这样的战术型飞行员,在空战里最烦的就是娜塔莉亚这种直觉型飞行员。
战术型飞行员讲究的是通过对方的飞行动作,精准判断敌人的意图,选择适当的战术,尽可能地节省自己的体力,追求自己单机造成的杀伤最大化。而直觉型飞行员才不和你玩脑子,我觉得该这么飞就这么飞,没有任何战术什么的。
和直觉型飞行员玩脑子,那不等于和空气斗智斗勇吗?
这要是一般的飞行员还则罢了,但是娜塔莉亚的直觉准的吓人,虽然说占据高度是不会错的选择,但是这F-pole是没法用任何理由解释的。
现在娜塔莉亚率先占据高度优势,还开了加力快速补充了速度。而伊凡在刚才的规避里主动下高,损失了高度。换句话说,两者之间有着相当程度的能量差距。
当然,这个能量差距并不是决定性的,原因也很简单,娜塔莉亚总不能只挂在高空不是?只要她想发起攻击,那就得俯冲,而俯冲结束后,为了避免摔在地上,娜塔莉亚就得改平或者拉起,这些都会消耗能量。
确实,被俯冲攻击的目标的处境确实很危险,但是一旦俯冲攻击的一方没有得到击坠,而被攻击的目标处理得当的话,是很容易造成攻守逆转的。
如果说之前廖勇和奥利弗的缠斗是动作游戏,现在娜塔莉亚和伊凡就有点像回合制游戏。伊凡在较低的位置时刻寻找着规避和爬升的机会,而娜塔莉亚呢?
还是那句话,娜塔莉亚是个直觉型飞行员,她才不和你玩什么花里胡哨的战术。只见她猛地一压杆,超级闪电隼的机头撕破云层,以一个相当可怕的速度俯冲下来!
而这个时候,伊凡刚刚进行了一次盘旋规避,恰好没有很优秀的防御角度。